4月23日,在第30个世界读书日来临及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正式启幕之际,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第30期真人图书借阅活动如期举行。本期真人图书邀请了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文化总监李晋萍老师,她以乡土:一本厚重的大书——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30年文化历程为主题,为读者讲述了一群在北京的左权籍文化人和企业家几十年如一日地以挖掘、研究、记录并推广、传承左权历史文化为己任,扎根大地,回报家乡、资助教育、文脉传承的故事。图书馆馆长仝建平以及100余名师生参加活动。

活动伊始,李老师先讲述了“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的宗旨是“支持公益事业,推动和谐社会构建”;基金会的业务范围为“支持和开展公益资助,包括对贫困学生、教育机构、文化机构的资助”;基金会的企业文化是“星光点点、汇成爱河、基于奉献、点石成金”。接着分享了基金会捐资出版的文化项目《星河乡土文库》。这套丛书以学生读本的形式编写,书籍出版后,一半免费向山西左权中小学的学生们发放,由此引发年轻读者的延伸阅读和思考,培养他们对于家乡的文化自信。一半向关注乡村振兴和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各界人士赠阅,希望让更多的人来研究乡土文化,传承中华精神文脉。








《星河乡土文库》丛书
活动中,李老师通过一个非公募性质的组织——北京星河公益基金会,一片土地——左权县,一群人士——像星星一样发光的人,一种案例——用丛书讲述文脉传承,一种现象——乡土挚爱与社会影响为读者讲述了扎根乡土的文化学者的亲身经历,从整理古碑拓片到田野调查,从写书到传承非遗文化,用一种别样的方式,打开“乡土”这本沉甸甸的厚重大书。以此来激发读者对家乡的热爱,增强读者的文化自信,吸引更多青年学子研究和传承优秀的乡土文化,为中华文脉的绵延不绝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接着李老师毫无保留地向读者们介绍了基金会成员用十年时间完成的十本书,并把这套书捐给了山西师范大学图书馆供读者借阅。

最让读者感动的是李老师在介绍自己创作《归来仍是少年》一书时,这是一本关于她已故的爱人星河公益基金会初创者之一刘红庆先生的传记。在创作期间她把对丈夫的思念融进了写作,化悲痛为力量,坚守着爱人未完成的梦想。全书立体而丰富地呈现了刘红庆先生的心路历程和文化情怀。


互动环节,现场气氛热烈,李老师耐心解答同学们提出的问题,与读者针对“公益活动的意义”“怎么去呼吁大学生传承传统民歌”等问题展开讨论。与会师生纷纷表示,此次活动让他们深受启发,有同学在调查问卷中这样写道:李老师和她星河公益基金会的同事们是行走在尘世间的修行者,把公益当作毕生的信仰。放弃了世俗的安逸,用文字传递温暖力量。他们将平凡的人生铸成一座不朽的丰碑,闪耀着人性最纯粹的光芒 。


活动最后,左权民歌的非遗传承人王熙老师现场给大家演唱了民歌《桃花红 杏花白》,我校历史与旅游文化学院左权籍大二学生赵立斌同学和王熙老师合作演唱了一首《亲圪蛋》,左权民歌和小花戏原汁原味呈现给读者。台下的读者沉浸在美妙的歌声里,不少人还跟着节奏轻声吟唱,现场气氛热烈非凡。活动在悠扬的歌声中落下帷幕。
本期真人图书借阅活动让读者了解到更多元的公益领域和公益活动形式,知晓社会上不同的公益组织正在为解决各种社会问题所做的努力,从而拓宽他们的公益视野,激发他们对公益事业的兴趣和关注。为校园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元素,营造积极向上、关爱社会的校园文化氛围,促进校园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让学生在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通过李老师分享的真实案例和故事,让大学生深刻体会到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需求和挑战,促使他们思考自己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和义务,进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